顾问老师微信
2024-11-10
“Give me a gift of a grip-top sock. A dip-drape, ship-shape, tip-top sock. Not your spiv-splic, slap-stick, slip-slop stock. But a plastic elastic grip-top sock. ”
上方这一串,这是教我演讲(elocution)的老师特别要求要多练习的绕口令。老师提到,母语为中文的人说话时大多从喉头发音,子音的发音常会不明显,相较于英文母语的人发声,多半从舌尖,尾音为子音时便会比较清晰。
用这个绕口令便可以多练习舌尖发音,另外要将尾音的子音发的夸张地响亮,虽然会相较一般讲话时来的刻意,但用来练习及纠正腔调非常有用。每天洗澡时,我也便一直复诵着一些老师要我练习的绕口令们。
老师的专业为语音学,平时专门训练演员及BBC 记者的演说发音。老师对各个不同语言习惯的说话方式了若指掌,能点出不同母语的人讲英文时常会犯的毛病,并利用特别针对某个发音的绕口令,让学生重复练习来改善发音及腔调。因为即使是以英文母语的人,为了要让说话更清晰或为了升迁需求,也会跟着老师上正音课程。
特殊且多元的英国方言
整个英国大约有40 多种英文方言,在早期大众媒体及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前,人民很难接触到一致的口音、用字及文法,不同的村落间,便会存在自己的一套流行用语及说话方式。在社交上,大家也会利用口音和方言作为一种身分象征,因为同乡的人若是在异地,便能在自己熟悉的口音上取得认同感。
来自东伦敦地区的人,通常会带有点大舌头的伦敦佬(Cockney)口音、从利物浦来的人多半带有水手感的Scouse 口音、伯明罕地区的Brummies 口音等,皆是在地理区域性渐渐发展出来的独特腔调。
将时间推回更为古老的英国,在盎格鲁—撒克逊(Anglo-Saxons)时期,盎格鲁人(Angle)多半居住在英格兰中部及东部,撒克逊人(Saxsons)则定居于西部及南部,这也造就了现今中部米德兰(Midland)地区、西南部康瓦耳(Cornwall)或普利茅斯(Plymouth)附近的人们口音,会稍微有些差异的原因。
盎格鲁人(黄线)和萨克逊人(橘线)迁徙的区域不同,也造就了英国男北方口音的差异。
后续随着维京人的到来,占据了苏格兰及英格兰北部区域,使得北部民众口音又跟南部完全不同,甚至连用字及单字拼法都差异甚大呢!例如苏格兰的湖泊称为Loch 而非Lake,伦敦知名的海鲜连锁餐厅Loch Fyne 一看便知道是从苏格兰来的。
由于苏格兰口音及用字甚至是方言都实在非常有特色,我到现在跟苏格兰人讲话大概都还是只能听懂10% 左右,许多伦敦出生长大的同事也表示,他们常常跟苏格兰人们鸡同鸭讲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英文我们会说:「Go and have a quick look out of the window.」苏格兰人的发音大概会是:「Goan take a keek oot the windae.」要不是习惯了他们的腔调以及联想力丰富的人,我想大概都不太能理解吧!
以口音及腔调区隔其他社会阶级
回到现今贵为尊爵的正统的「公认发音」(Received Pronunciation,RP)或所谓的「BBC English」,才是大家比较常听到,或在电影常出现的所谓「英国腔」。这种腔调其实是受到上流社会或上层中产阶级所推崇,而形成的一种「上流」或「贵族」感,以口音及腔调作为一种与其他阶级的区隔现象。
人类学家兼社会学家布迪厄(Pierre Bourdieu)将腔调视为一种「象征资产」,腔调即是人们某个阶级的象征。若一开口满嘴Cockney 腔调,大家一听便知道你是来自劳工阶级。若要往上层社会阶级移动,就布迪厄的观点来看,则须再累积更多的社会资产,或练习其他口音。直到今日,口音偏见仍是英国社会求职及职场上常见的问题,而许多人去上正音班也是为了要往社会上层攀爬,为了去除劳工阶级的腔调而学习BBC English。
统治阶层也常利用口音来强化巩固自己的地位,并且贬低其他方言腔调或语言。早期法国北部的诺曼人(Norman)在1066 年入侵英格兰后,便将其所带入的法文作为较优越的语言,使得当时想要进入统治领导层的英国人,也不得不学法文。即便是距离上隔了近半个地球的中国,在历经改朝换代时,也会经历这种语言及口音的阶级之分。
了解想追求特定口音的原因
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接触其他语言或方言,也会随着工作地点、社交需求、社会阶级的变化等,学习甚至改变自己的腔调。许多人会大力提倡学英文不用太过在意腔调问题,要以自己的腔调为荣,不用专门找纯正口音的英文老师等,但我总认为,是否注重口音纯正或是否要学习腔调,都只是个人选择问题,并没有对或错。
有些人也许将来就只会在有纯正口音的环境下工作,那多接触来自这些口音国家的英文老师,又有何不可呢?我个人在上演讲课程前,常会觉得讲英文语速无法提高,特定单字、句子也会说的有点卡卡的,因此为了矫正这些缺点而追求纯正口音,对我来说再正当不过了。当然如果今天是想利用腔调或口音来歧视或进行社会区隔,依然应该极力避免,但面对别人对于口音及腔调的要求,我则会给予完全的尊重!
英国游学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