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问老师微信
伦敦2024-11-10
慈善商店挖宝趣
在东伦敦的潮区肖尔迪奇(Shoreditch),有一家店面不大,兼营慈善商店(Charity shop)的咖啡厅(也可能是兼卖咖啡的慈善商店)。刚开始是买咖啡时顺便浏览挂在橱窗和衣架上的衣服,偶然碰到喜欢又合身的就随缘买回家,后来看衣服看成了习惯,我每周六都很期待会发现什么新货,一进店就往衣架走,连咖啡都没空喝了。
东伦敦肖尔迪奇(Shoreditch)。
所谓“ One man's trash is another man's treasure ”(一个人的垃圾是另外一个人的宝藏),虽然整家店卖的都是二手衣,但几个月下来,我还是在店里挖了不少宝,战利品包括:薄风衣外套(对伦敦的阴雨天非常实用)、长版羊毛背心(冬天可以穿在大衣里保暖,手也不会显胖)、不同颜色款式的上衣、裤子、裙子、上班穿的正式套装、度假风的夏季洋装,还有女儿学校表演需要的复古服饰……。这些衣物大多不是全新,但是状况都还可以,偶有一点小瑕疵也不太明显。有几次我什至买到标签吊牌都还在、完全没有穿过的衣服,比如一件设计师联名的全新Uniqlo 连身红洋装,直接以原价一半出售,当然要买来穿穿看。
这些衣服的标价,和英国其他常见的慈善商店差不多,大众品牌的上衣、裙子、短裤大约在5-10 镑之间,套装、洋装、牛仔裤则视品牌与状况而定,大多落在10-25 镑,少数高档设计师服饰定价会高一些,但是整体来说,还是比买打折的新品便宜。因为定价是由整理衣服上架的工作人员(很多是义工)依照款式、品牌和状况而定,有人看上挂在橱窗里还没标价的衣服,店员当场批价,客人直接买走的情况也蛮常见的。每回走出店门,我总是有种自己慧眼独具又捡到便宜的感觉,这应该是逛二手商店的最大的乐趣。
英国全民运动,兼顾时尚、省钱与环保
英国的大城小镇,主要的商业区和商店街里,都有至少一家慈善商店,很多时候还有好几家不同慈善机构经营的商店良性竞争,常见的有Oxfam(乐施会)、Red Cross(红十字会)、British Heart Foundation(英国心脏基金会)、Cancer Research UK(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)、Salvation Army(救世军协会)等等;也有一些地区限定,或是以特定族群(如老人、街友、更生人)为服务目标的中小型慈善机构经营的商店。
英国的大城小镇都有至少一家慈善商店。
这些慈善商店贩卖的通常是衣服、饰品、皮包、鞋子、书籍、玩具、家用装饰和各式小物,他们仰赖的是社会大众捐赠的二手物品和无用礼品(收到礼物不能退换又不喜欢或用不上时,英国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捐给慈善商店),在店里工作的大多是义工,可能是不想闲在家的退休族、还在练习英文的新移民、需要累积工作经验的学生,或是想和社会保持接触的全职妈妈。
也因为这样,慈善商店虽然还是以营利为主,但是和一般商家比起来少了一点商业感。很多附近民众会定期提着几袋衣物来捐赠,和店员闲话家常,顺道看看店里的商品。义工店员注重的是回馈社区和金钱以外的价值,通常会亲切地招呼客人,甚至帮客人搭配衣物或给予建议。我觉得逛慈善商店,逛的是人情味,买东西反倒是其次,若能顺手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都算赚到。
在英国生活久了,我真心觉得慈善商店是不可或缺的存在──用不到的物品、不合身和不再穿的衣服,甚至家里的电器和家具,都能捐赠而不是丢弃,以低价造福有需要的人,既能物尽其用,也能减少无谓的花费,何乐而不为?有小孩之后,我也常在慈善商店帮小孩买衣服和书籍,因为小孩很快就长大,书也常常只看一遍,低价买进,用后捐赠,一方面节省开支,一方面为慈善尽一份心力,一举两得。
因为仰赖捐赠,每家慈善商店的库存都不同。一般来说,越是富裕的区域,店里的商品就越高档,定价也会偏高。如果想以低价买高档服饰,在这些店挖到宝的机率大一点。如果想买比较特殊、有设计感的衣服,在东伦敦找到的机率比较高,不过都要靠运气和耐心慢慢挖宝。
「逛慈善商店」乍听之下像是婆妈级的活动,「买二手衣」听起来好像很穷酸,但是在英国,这其实是稀松平常的全民运动。从上面推荐的文章也可以发现,很多年轻人不但不介意,反而觉得在添置服饰的同时,能为环保尽一份心力,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。
英国游学咨询